日志详情
《答谢中书书》教学设计
赵秀芳2022/12/18分类:教学设计
6 答谢中书书 复习授导型学案
[教学目标]
知识与技能:1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,积累和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。
2、赏析景物描写,体会作者的酷爱自然,归隐林泉的志趣。3、准确理解和背诵课文。
过程与方法:采用朗读、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方法学习课文。
情感态度价值观:体会作者酷爱自然,归隐林泉的志趣。
[教学重难点]
重点:1、准确理解和背诵课文。2、体会作者的酷爱自然,归隐林泉的志趣。
难点:1、积累和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。
[考点要求]
1、积累和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。 2、准确理解和背诵课文。
[学法指导]
采用朗读、自主、合作,探究的方法学习课文。
[课时安排] 1课时
【预习案】
一、课前复习
1、学生齐读《三峡》。
二、课前热身
1、读课文,结合《掌控中考》小册子,扫清字词障碍。
2、简要了解作者、题目及写作背景。
陶弘景,字通明,号华阳隐居,南朝时人。有《陶隐居集》。时人称‘山中宰相’”。
书即书信,“中书”是官职,“谢中书”指的是谢征。本文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。
南北朝时,因政局动荡,矛盾尖锐,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,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。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,表明自己所好,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。本文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,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。
【探究案】
一、导学释疑
1、由欣赏有关山水美景的图片导入
2、子有朗读课文《答谢中书书》
二、互动探究
(一)整体感知
1、自由朗读课文,读准字音,读出节奏。
山川/之美,古来/共谈,高峰/入云,清流/见底。两岸/石壁,五色/交辉。青林/翠竹,四时/俱备。晓雾/将歇,猿鸟/乱鸣;夕日/欲颓,沉鳞/竞跃。实是/欲界之仙都。
自/康乐/以来,未复有/能与(yù)其奇者。
2、翻译课文,掌握重点词句。
(二)问题探究
1、结构图解:结合《掌控中考》大本中的“结构图解”问答。
2、文章主旨:
本文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书信中的一部分,描绘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画卷,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闲适自得之情。
3、写作特色:
(1)意境优美。本文写景,通过多视角、多感观描写,动静结合,描绘出山川秀美的景色。(2)结构缜密。先总领全文,再具体描绘景物,最后以赞美和感叹收束全文。首尾呼应,议叙结合。(3)语言凝练。如“交”字有目眩神迷之感,“将”“欲”二字赋景物以动态,“乱”“竞”二字使景物极具生机。
【训练案】
一、考点训练
1、知识积累:《掌控中考》第146-147页第1-7题。
2、内容理解与探究:《掌控中考》第147页第1-6题。
3、对接训练:《掌控中考》第147页第1-4题。
二、考点作业
1、熟读背诵课文。
2、积累重要文言词句。
毛【反思与总结】
优点 |
|
不足 |
|
整改 措施 |
|
上一篇:没有了~
下一篇:《咸阳城东楼》教学设计
共 0 条评论